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周光树
“保增长保红线”是国土资源部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态势作出的重大举措,也是保证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战略决策全面贯彻实施的重要举措,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着眼于大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定下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条主线,立意高远。世界范围内实体经济的停滞和衰退,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我国GDP保8%,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国家经济社会的各个向度,当前都以“保增长”为重,是无可置疑的。保增长就是保障发展,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红线就是保护资源,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失。就我地区而言,就是要确保95.74万亩耕地红线不少。不论是针对当前形势,还是着眼未来,保护耕地红线都不能有丝毫放松。保增长保红线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目标都是保发展。保增长要解决的是保障当前发展的问题,保红线要解决的是保障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本质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相统一、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相一致。
国土资源部门在新形势下将“保增长”置于首位,是责任,也是使命。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安排部署上来,把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全面、准确、规范执行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到保增长保红线是实现积极主动服务和严格规范管理的有机统一。要把国土资源工作放到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融入发展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积极主动提供服务,把确保发展用地需求作为检验国土资源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重要标准,竭尽全力做好资源保障。
切实保障发展用地 要把有限指标用在保重点上 落实保增长目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项目盲目保、全部保,而应该科学统筹,合理保障。要对上报的扩内需、保增长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摸清用地需求底数,按照项目规模、数量、结构、分布、时序和利用情况分门别类区别对待。集中用地计划指标要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通过存量土地挖潜保障一般项目用地需求。为切实做好“双保工作”,我地区地、县国土资源部门成立了“双保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山南地区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工作方案》,主要领导亲自抓,对扩大内需和180项目用地做了及时宣传和安排部署。依据地区发改委提供的项目表,向各县人民政府和地直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报件的通知》,建立了由地区发改委、建设局、水利局、教育局、文化局、安居办、卫生局、林业局、电力公司等用地单位参加的“双保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并于5月22日召开了联席会议,督促各项目单位做好项目用地申请预审、组织报件上报审批工作,落实责任,分工协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180重点项目依法、及时用地。
同时,严格规范管理,密切跟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老大难的问题主动办,普遍性问题跟踪办,涉及面广的问题公开办,积极主动指导和帮助项目单位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扩大先行用地范围,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维稳等项目,以及有工期要求或受季节影响急需开工的项目,在群众征地费足额补偿到位、用地报件齐全的前提下,积极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先行用地申请,确保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努力创新机制 要落实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保质保量完成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既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更是各级国土部门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地区行署和各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把耕地保护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层层签定了《耕地保护责任书》,明确了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耕地保护中的任务和责任,并制定了奖惩措施。面对保红线的重重压力,我们要不断创新机制,落实好耕地保护责任,为保增长奠定基础。一要加强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宣传耕地保护对维护生态和谐、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动员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到保红线行动中来,形成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强情况汇报,要定期向政府汇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政策措施和国土资源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积极发挥政府在保红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自觉成为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者、维护者,将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三要加强规划统筹,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将耕地列入限制开发区域,将基本农田列入禁止开发区域,明确基本农田永久保护区,进一步优化耕地资源配置。四要加强部门统筹,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中的相应职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努力形成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合力。
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节约集约用地是创新土地管理制度的根本方向,是土地规划、保护、开发、利用等各项工作任务的核心目标。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就是由过去的粗放用地方式转变为更加科学合理的用地方式。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节约高效的原则,用好增量,挖掘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拓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探索以建设用地投资规模核定用地标准,建立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前提,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向导,以监管考核为保障,以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资源节约集约制度。同时,杜绝超指标用地和浪费土地现象,做到不该用的地就不用,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尽量不占耕地。鼓励民房改造、新农村建设中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尽量避免大拆大建,按规划合理科学用地,并坚持以建设促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促进新农村建设。鼓励对现有低效用地进行增容和深度改造,鼓励利用单位院内的空闲地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请下载附件: